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>专题专栏>地名文化
        焦山河
        信息来源:石首市民政局 | 发布时间:2022-05-13 10:07

        “日有千人拱手,夜有万盏明灯”,曾几何时,在石首东南边陲,有一座美丽繁荣的小镇——焦山河,号称“石首江南三大名镇”(调关、焦山河、藕池)之一。

        焦山河地处湘鄂交界处,坐落在调弦河西岸,距石首城区18.2公里,南达湖南省华容县城,水陆里程15公里。据《湖北通志》载,焦山河原系桃花山西端的一个小山嘴,名冷庙嘴,后因有焦姓居此,改名焦山。晋太康年间,杜预定江南,自焦山起开河,与湖南华容河相通,注入洞庭,以便漕运,因焦山是运河起点,故称焦山河。由于水路畅通,人们在此兴店经商,逐渐形成乡街,则沿用河名为街名。

        清末民国时期,南北船只鱼贯地行驶于焦山河内,客商云集,市场繁荣,故又名招商河。旧时的焦山河乃江南水乡,村与村之间来往多走水路,出行的主要工具是木船。焦山河老街之下,皆为湖泊,水草密茂,鱼虾成群。而外河焦山河河道又是北上汉口,南下长沙的水路,是南县、华容、巴陵商贾走贩南上北下的主要通道,百舸争流。

        也许是市井繁华之誉,抑或是地处偏僻之故,“外国焦山河”之说在这里广为流传。

        相传明朝兵部尚书刘大夏为官清正,得罪了奸臣刘瑾。刘瑾经常在皇帝面前进谗言,加上刘大夏多次顶撞皇帝,皇帝一气之下旨将其发配边关充军。众大臣纷纷“讨保”,皇帝不准,并问应该把刘大夏发配何处。有暗中同情刘大夏的大臣提议说:“皇上,依臣之见,发配到外国焦山河为好。”皇上问:“外国焦山河怎么走?”答:“走湖广,漂王海,过东洋,再到外国焦山河”原来,石首有东洋街、王海垸等地名,可皇帝却不知情,还以为要漂洋过海呢!又问:“外国焦山河苦不苦?”答:“外国焦山河,蚊子大如鹅,地荒人稀少,豺狼虎豹多。”皇帝说:“那就把他发配到外国焦山河去吧!”自此,“外国焦山河”之名一直流传至今。

        由于地处石首东南部与湖南华容水陆衔接之要冲,地理条件优越,焦山河曾是各个革命时期进行革命话动的重要据点。1928年2月,贺龙和周逸群来湘鄂西开辟根据地,在此召开了历史性的“焦山河联系会议”。1930年,周逸群、贺龙、段德昌、许光达、柳直荀等领导红六军和红二军团曾先后驻此。1930年10月,攻打华容县城即在此整军开拔。同年11月,中国工农红军洪湖军校(后更名“湘鄂西赤色军政干部学校”)亦由监利迁此。1932年,白军对苏区围剿,一天在焦山河杀害革命者40多人。抗日战争时期,镇上长期设有新四军地下交通站。李人林南下开辟桃花山和洞庭湖抗日根据地,亦曾驻此。新中国建立后,区、乡、社等基层政权先后设此,曾一度为区辖镇、县辖镇、市辖乡,是石首东南边沿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

        焦山河古镇因水运而兴,也因水运而失落。1958年,调弦口堵口建闸,焦山河日渐枯竭,水路运营兴盛从此不再。

       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,焦山河老街还是青石板街道,木质楼屋林立,有天井,有四合院,青砖黑色小瓦,很有点凤凰古城的味道。

        而今,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仿 “明清一条街”,那一块块历史斑驳的青石板的街石,一座座鳞次栉比的古黑瓦房成了人们心中永恒的记忆。

        (郑双彩、廖树臣、彭华)

        打印|关闭